|
民族文化在环境育人中的作用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与修养。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创造与经营的生态文明,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充分彰显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氛围和育人目标。洋溢着民族精神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丰富体验,还能让学生在精神上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生发民族自豪情感,使学生既愉悦耳目又浸润身心,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校园环境文化作为校园的生态系统,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表现在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和校园精神环境文化两方面,学校物质环境文化不仅要净化、美化,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校园精神环境文化是校园的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会使人精神愉快,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力量。 物质环境文化是校园环境文化的外显性表现,它主要以校园的建筑、广场、景观、绿化、主题墙等要素为主要载体。学校物质环境文化的设计要凸显办学理念、学校特色,还要突出学校文化主题。精神环境文化是学校环境的内隐性部分,其建设围绕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校风、校纪等进行,学生身处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良性教化和影响。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不仅是育人的条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管理者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环境文化育人的内涵。一是缺失教育性,校园仅仅是为教育提供的“场所”,师生普遍缺乏对环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二是缺失育人理念,重“景观”,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文化系统。 通过校园环境的设置让学生感知民族艺术文化魅力,在民族文化的选择上,需要筛选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内容。首先,在学校的整体建筑上,结合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打造学校大门、教学楼、学校布局、校园园景等,比如利用民族纹饰、图腾、文化象征符号等进行设计。其次,对于民族器物、绘画、雕塑,学校可以设置微型博物馆或者民族特色器物陈列馆,以及校园特色文化墙和文化走廊。在微型博物馆内可进行器物模型展出,为模型贴上标签进行讲解。在陈列馆内,可根据民族特色设置不同区域展示民族文化优秀成果,比如农耕区、手作区、饮食区等,让学生体验祖先的劳作生活。在特色墙壁文化和走廊文化建设上,可通过贴出具有民族风情特色文化的小海报,利用墙报、学生绘画等介绍特色民俗文化,让全校师生均能在特色校园环境中了解正宗的民风民俗。宣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精神。做到不断充实更新,使学生能接触到全面的民族文化知识。 校园环境文化整体规划在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后期的深化建设工作是否顺利、建设效果是否能达到要求都与之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优秀校园环境文化的基石。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处教学楼的主体建筑风格、亮点景观、校园绿化等配置都要从整体出发,与办学理念相吻合,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一个交相呼应的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