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零为整,用碎片化空间充实校园文化建设在一所学校的建筑物中,每个楼层都会出现一些不太连贯的、大小不一的空间,这些空间是校内师生频繁经过的地方,将这些空间进行设计,创造出富含一定教育价值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充实学校文化建设。 “非正式学习”是美国成人教育之父马尔科姆·诺尔斯最先提出的概念。在国内,余胜泉将其阐释为一种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或者继续教育而言的,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形式,这也是目前国内学界认可度较高的定义。非正式学习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从西方古希腊时代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不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学派还是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林荫道、寺庙的拱廊、大树底下、河滩边等公共场地上,非正式学习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班级授课制”引入中国,自此中国的学校开始规划大量正式学习空间,特别在当代我们国家的学校空间中,普通教室、实验室、电机室等正式学习空间是空间规划与设计的主体,而忽略了那些零碎的非正式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在国内学校里普遍缺乏空间支撑,但在学校新文化建设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校园开始注重起这些碎片式的场地。 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相比,更具有情境性、交互性、探索性,也就是说,它能吸引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得到提高,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更具丰富性与情景性,进行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学习,具有长期性的育人价值,也为学生沉浸式学习提供了可能,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学习兴趣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在传统空间里,学习的过程一般是种灌输的、被动的。而非正式学习空间则是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构建”转型,让学生沉浸式地吸收环境中的知识,通过非强制性的学习方式增强空间的吸引力,实现对未来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的推动作用。 教育学邵兴江教授认为,所谓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它是满足学习者依据自我需求和学态,可开展自主探索、沉浸式学习的场所空间,其学习具有成员开放、时间灵活、内容自主、方式自由、过程非结构化等特点。校园中的空间,例如门厅、走廊、运动场、图书馆、宿舍、食堂、树林、草地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其空间形态可以是开放、半开放或相对封闭的。它决然不同于正式学习空间,是其人际组织形态更为灵活,可能是独自、两人、小组或大组进行的学习,一是其人数规模更取决于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任务与模式选择。二是时间的灵活性,更为关注以真实学习需要而确定时间,而不是以课时规定而确定时间,消解了固定化课堂教学时间的概念。三是学习更有自组织性,在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中,开展更富真实性的学习。四是学习媒介更丰富化,非正式学习空间中有多样的学习媒介呈现,更有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促进学生的“内隐学习”,促进认知与技能的提升。 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革新了中国学校的对校园空间的传统认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校内的门厅、走廊、架空层等空间的利用,而在传统认知中,人们大多只看到了这些空间本身自带的交通功能及活动功能。以走廊为例,它是师生重要的小范围交流、跨班级交往以及书香校园与信息分享空间,也是师生文化的重要展示空间。在满足消防疏散、人员流动的基础功能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设计后,走廊就被赋予了“学习空间”的属性,对于学校室外空间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地面的硬化铺装与绿化景观,通过小品、宣传栏等建构起户外学习资源与户外学习区。 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在建筑设计时进行大胆改变和尝试,除了班级外,都留有很大的空间进行设计。 一般对于学校这些非完整、正式的空间,在进行设计之前会围绕着这所学校的文化理念系统进行延展,采取总分式的策划思路,将精炼的文化理念往外扩展,用或文雅或童趣的文案进行标题规划,结合可互动式的造型设计,增强校园德育氛围的同时将学生探索心、好奇心调动起来,以“玩中学”的方式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 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新的规划布局来配合,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的空间和设施来支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这些零碎的“非正式空间”,将理念与设计结合,化零为整,助力学校课程、学校教育的无限可能。 上一篇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家校共育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次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