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校园文化建设的养分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来源,是社会绵延发展的根脉与动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经典魅力、注入时代的活力,让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文化“活”起来使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让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家园以孕育灵动内核。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多次出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首先必须是中国人;“为党育才,为国育才”,所育“人才”,一定是中华之人才;“立德树人”,立的德首先一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德。 因此,学校建设其校园文化,不论是否会学习西方文化,其根都要牢牢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地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这就是一个“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美国教育家维金斯认为,“理解”包含六个侧面,分别是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这六个侧面逐渐形成了一个理解闭环,最后呈现一种基于理解的行为表现。学校文化建设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由文字组成的文化也就有了符号层、意义层和价值层三方面的意义,现如今学校文化建设也大都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比较经典的譬如“善”“和”“清”等。在建设学校文化时首先会调研学校的背景及其发展历史,从真实经历中提取出一个总领性的字,再从这个字或这个词中进行文化溯源,选取数条与学校属性相符合的,在使这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贯通古今,使学校文化底蕴更加厚重,同时使学校师生更加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的应用同样深受重视。关于“应用”,很多省份开展了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创建活动,在申报和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特色做法,比如进行课程建设、论坛交流、文化评价等。这些“明面”上的活动中往往还包含学校文化的“隐性”体现,倘若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照,学校文化建设能走得更远更实。要想使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加行稳致远,学校领导的“洞察”不可或缺。 所谓“洞察”,就是反思和批判。做好洞察,其一就是要引导主体对自我进行审视、管理和控制,这一主体就是校长、教师和学生。比如建设“仁雅”文化,依据“一训三风”的要求,首先校长要审视自己做没做到“仁雅”,是否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仁雅”的资源和所对应的活动场所;其次是教师有审视自己有没有做到“仁雅”,是否为所教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仁雅”的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仁雅”的资源;最后,学生要审视自己有没有做到“亲仁行雅”。正是因为勤反思,“仁雅”文化很快就融入了师生的生活中;其二是批判,也就是“互相提醒”。学校文化建设最终必须落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实际上也是一种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这就需要适时地“相互提醒”。师生间时时刻刻都在相互提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推己及人”,并且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长性。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的人,会反思自己、寻找不足,对他人抱有强烈的同理心。学校教育也是如此,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反观当下、过去,发现超越自我的可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等六个“坚持”。每一个“坚持”中都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学校文化建设也应该如此,可以百花齐放,可以生动活泼,但一定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唯此,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中国精神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