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校”共建开放式办学的文化路径乡村学校是进行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乡村学校不但要承担学校教育的任务,同时还应该自觉履行社区教育、农民教育的职责。乡村学校应该把学校教育与农民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农村文化的中心。乡村学校应立足农村,准确定位办学目标,从教育内容、合育方式、共建服务等方面亲密携手,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校村共建实践,以此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增强办学活力,积极探寻美丽乡村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乡村校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应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熏陶和影响着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可塑性最强的重要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而且通过学生连结千家万户,释放出强大的引导和制约力量,促使乡村百姓的个体行为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进而共同推动文明乡风的形成。
环境育人是教育的重要形式。校园环境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风建设,学校通过学生,带动家庭,辐射乡村,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金近小学正是向着这一目标,充分考虑儿童、童话、乡村三者之关系,用公园布景的思路,利用馆舍、教室、广场、走廊,甚至草坪、池塘等校园空间,开辟了“童星街”“鱼龙池”等十大童话教育景观,建立了“金近纪念馆”“小鲤鱼图书馆”,开辟了“童话教育馆”,形成了“三园三馆三十室”的儿童化校园环境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土、家乡水养育独特的我们,家乡人、家乡事都藏着浓厚的乡土文化,将之作为教育资源,从小培养学生爱家、爱乡的美好情怀非常重要。而培养学生爱乡爱家又是教育最基本的职责,是建设性文化的重要体现,学校应坚持把农村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爱农情感上。 上一篇学校公共空间重塑与焕活下一篇校园文化与景观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