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学习空间”的建构,让文化味更浓一些“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意在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儿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让教师成为“长大的儿童”,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栖居之所”。“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的外在特征体现为可组合、可融合、可拟合,内在定位体现在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层面。
叶澜教授说,学习空间是折射师生在校生活的一面镜子,探索与变革学习空间就是在探索和变革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对于“学习空间”,当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将其理解为教育资源,视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优化教育质量的依托和具有教育功能的环境;二是将其理解为社会关系与关系建构的场域,视为师生的“栖居之所”,关注师生在其中的生存状态。“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将这两种研究成果融为一体,站在儿童立场,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引领儿童、成就儿童,不断探寻儿童成长的密码,为儿童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儿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遵循儿童话语体系,让教师努力成为“长大的儿童”,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栖居之所”。
一、 “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的意蕴 (一) 外在特征 教育发展重视校园资源的共享性以及校园空间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不一定发生在学校,校内外资源都可以纳入其中。学校不再是地点的标记,而是一种空间的选择。“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跨越校内与校外的联结屏障,让儿童与社会、自然对话,主要体现出如下三个鲜明的外在特征: 一是可组合。“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不仅形态多元,富有变化,而且其结构大多是半固定、柔性的,可以因不同需要灵活组合。二是可融合。“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淡化不同区域的边界,不会只将教室看作上课的区域,或只将图书馆看作读书的区域,而是更注重空间的融合性,如将教室与走廊、实验室融为一体,将图书馆与阅读廊、图书角等融为一体,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三是可拟合。是指有的学习空间是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联互通,随时可以切换。
(二) 内在定位 我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进行重新定位,思考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 一是物与物的关系层面,更多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校园建筑、设施等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学校空间布局和整体环境的重要部分。这些关系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校园文化的塑造。我们不断优化与完善学校原有的建筑格局,在设置各种功能区的时候,更多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如重新规划与布局图书馆空间,在其中或周边设置阅读吧、围读会、朗读台等,使得物与物之间形成了对阅读的理解和对阅读人的观照。再如优化完善体育设施,在教学楼前后设置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网,让学生在课间能随时活动。校园里建筑、设施、场地等物与物之间形成呼应,让师生在这里体验和感悟生命。 二是物与人的关系层面,在相遇和凝望中建立物与人的连接和共鸣。我们在校园里打造“今日明星”“成长足迹”“作品展览”“教师风采”等生动的学习空间,让一张张生动的笑脸说话,让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说话,让师生随时随地看见“优秀”,感知榜样的作用。我们让校园的教学楼、食堂、操场等建筑和设施“会说话”,合理规划每一寸空间和绿化种植等,营造出宁静、舒适、充满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确保了师生在舒适、便捷的环境中身心愉悦地成长和学习,还承载着师生的情感记忆,使其有归属感。教学楼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历程;图书馆的排排书架,蕴藏着学生寻找知识的足迹;操场边的花草树木,陪伴了学生无数个晨诵与午读的时光。这些物与人的情感联系,使得校园成为一个充满温情和回忆的地方。 三是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在情境和活动中体验丰富与独特成长。学校生活饱含人与人的交往、情感的互动与学习、多元的活动与体验。学习空间要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情感联结和更有具身性的学习体验,支持师生成长。我们坚持“空间即课程”的理念,观照师生教与学的体验。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空间里充分对话和创造,我们设计开放式学习区,通过布置舒适的座椅、可移动的桌子和白板,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交流和讨论;我们打造创意工作室,如艺术设计室、音乐制作室、编程实验室等,为师生提供专业的设备和工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创建绿色休闲区,让校园内的绿地、花园等休闲空间成为师生放松身心、交流思想的好地方。良好的学习空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人、师生与校外他人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导视系统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下一篇校园空间设计应浸润文化 |